A Sojourner's Tale

Preface: It would be a month's time before I eventually depart from Hong Kong. Having been in this fascinating city for five years, I simply adore this place, including its mindscape and landscape. I intended to stay for a longer time here, but against all odds, I turned out to be a 'sojourner' again. Such is life ...


人生如夢。就這麼轉瞬即逝, 整整五年。初來香港時, 我帶著忐忑的心, 和試探的眼神。我茫然地活在過去,感受不能承受生命之輕,不知如何面對未來。

那是2006年的盛夏。我從樹仁學院開完學術會議,一個人,背著行囊,來教育學院工作。有新結識的朋友建議我,乘坐MTR到大埔火車站,然後在「新達」廣場轉乘275巴士,終點站就是我要去的地方了。對於我來說,這「終點」便成了我的「起點」。

做為新達之人,我當時對「新達」這兩個字感到默契。第一次走在教育學院校園裡,我就被這裡的風景所吸引,如同漫步在如詩如畫的夢境裡。我被這裡的天地人共融,山水木同在的和諧共生而感動。

來到陌生但卻屬於自己的辦公室,然後見到同事, 報了到。有行政辦公室的同事幫我影相,放在櫥窗裡成為大家庭的一員。從快門閃過那一刻起,我便有了些許歸屬感。莫非這就是命中注定的「緣份」。

接下來的日子, 我便投入工作, 生活, 並靜心觀察品味本土文化的點點滴滴。作為外來者, 作為過客, 我沒有輕易地unpack我的行囊以及我的心情。不過,幾個星期過後, 從「仲夏夜之夢」彩排的日日夜夜, 到「詞彙研究」「教學語法」「語篇分析」「語言與文化」「學術寫作」的課堂交流, 我漸漸地找回了自己,和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於是,我慢慢地把自己放下,把感情小心翼翼地鋪開。從平日的忙碌, 到節假日的離島之行;從對日出的盼望到日落時分的惆悵;從對月獨飲,到與家人朋友共聚晚餐, 甚至分享朋友的家庭美食; 從校園打球,游泳,到海濱公園踩單車,跑步,垂釣,運動; 從自家後山一路上到八仙嶺到結伴行山去松仔園,大帽山和荃灣, 從品味香港本島各地獨特的風土人情到出遊內地乃至海外去拓展跨地域跨文化的不同經歷。從ABC(Admit承認; Believe信奉; Commit委身)到接受洗禮。不知不覺之中,我已經在這裡毫不設防地生根,發芽,並成長。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會依然無怨無悔地細品在這裡的每一個日子;如果空間可以迴轉,我會依然毫無保留地融入這有規有矩亦中亦西的方圓世界。

臨別的日子,我只有一個人,默默地把鋪開的感情再慢慢地收起,再用初來時的眼神和過客的心情,回頭審視這裡的人,這裡的事,與這裡的風景。

於是,今夜無眠。在初夏的薄霧之中,我看不到夜之星光燦爛,只有低頭默念徐志摩的詩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今夜無眠。沉寂孤獨的夜色裡飄盪著一江春水向東流般君子之愁。冥冥之中浮現出古時的「小橋流水人家」和現實的海濱公園與回歸塔。於是想抓住甚麼,但卻虛無縹緲。畢竟,斷腸人的歸宿在這過眼煙雲的世界裡,始終在天涯。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引自顧城的「一代人」)。黎明的時候再望窗外,宛如霧裡看花,亦苦亦甜亦真亦假多變幻。但願五年之後再回首,還依然有「信」,有「望」,有「愛」;有夢,有詩,有畫; 有一個 Sojourner's Tale。

Comments

G-X said…
很有趣的形容:感情像是畫卷,可以小心翼翼地鋪開,又可以再慢慢地收起.
教育學院的風景像一幅四時變化的山水畫,叫人為它著迷.生命本身就是過客,能夠在如斯畫景裡流連,感覺像躲在世外桃源裡避世一樣.可惜朋友們一個一個離開此地...
136tsw said…
Yet another colleague leaving... Best of luck for your future. Thanks again for helping to film the library video. So far, it is still regarded as the best version.

Popular Posts